|
陈欧面临信用危机 聚美私有化价格遭中小股东抵制
毕业于“创业名门”斯坦福大学,以一则“我为自己代言”广告进入公众视野的聚美优品CEO陈欧,曾经是集帅气、阳光、正能量于一身的青年代表,如今因聚美优品私有化价格问题,成为中小股东控诉的众矢之的。
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要约,拟以每ADS(ADS,是指根据存托协议,发行企业在美国本土上市的股票)7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而这一价格与聚美优品2014年上市的22美元发行价相比,缩水达68.2%,上市初期投资人损失近七成。私有化方案一经宣布,立马引发大量投资者不满。 对于广大投资者质疑的私有化时间节点、是否有先操纵股价再提出私有化等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向聚美优品方面致电询问,令人遗憾的是,陈欧本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而聚美优品一位曹姓公关总监则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对于为何折价退市,在宣布私有化之后,陈欧随即发布了一封内部信给出三点原因:首先,公司在美股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次,私有化利于公司转型更灵活,做更长期的决定;第三,能给公司同事们带来更好的回报。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陈欧“代言体”这碗“心灵鸡汤”喝下去没多久,聚美优品就面临售假等风波,拥有3122万粉丝的陈欧微博中,至今仍不乏有留言质疑买到假货,加之此次私有化问题,陈欧以及公司始终采取回避政策,公司形象跌至谷底。 私有化方案提出 成立于2010年的聚美优品,首创了“化妆品团购”模式,发展速度惊人,成立一年总销售额即突破5亿元。聚美优品在官方网站上表示,聚美优品便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最高诉求,承诺“100%正品”、“100%实拍”和“30天拆封无条件退货”政策,并以远低于市场价折扣限量出售。 与常规的团购有所不同,聚美优品的信息发布客户是自己,即自建渠道、仓储和物流,销售化妆品。严格意义上说,它是采取团购形式的垂直类女性化妆品B2C。从创业之初聚美优品的理念就很清晰,就是要做女性化妆品正品折扣网店。 正因如此,聚美优品获得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吴炯的青睐,随后红杉资本、险峰华兴创投等机构也成为陈欧的投资者。 2014年5月,成立仅仅四年的聚美优品以发行价22美元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市值超过35亿美元。陈欧也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之一,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 上市不到两年时间,聚美优品即抛出私有化方案。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大股东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本拟以7美元/ADS的价格将公司私有化,上述三家买方团共持有56.6%的股份以及90.7%的投票权,不及IPO价格32%强制回购的私有化方案引起中小投资者的不满。 散户的质疑 如同前几年中国企业扎堆在美股上市,从去年开始,中概股又掀起“私有化”风潮。进入2016年,已有智联招聘、酷6传媒、聚美优品等中概股相继启动私有化。 聚美优品宣布私有化方案提出后,中小股东开始在社交媒体呼吁维权,一时间,QQ、微信上迅速成立了各种“聚美优品维权群”。《投资者报》记者在一个QQ群公告看到,号召者呼吁投资人,2月26日中午12点在聚美优品办公室楼下静立,“既不是游行,更不是示威。” 通过与投资者交流,记者了解到,中小散户对聚美优品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对于私有化提出的时机有质疑。在2015年5月份,陈欧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公司随时可以私有化。聚美优品上市以来,均处于盈利状态,直到近期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单季度出现亏损1390万美元,毛利率由上市初期的49%下滑到26.2%。公司给出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第三季度在防晒、食品等部分进行了降价促销,这是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即亏损是陈欧管理层可控的。 其次,在宣布私有化期间,聚美优品股价处于历史最低位。2月11日,聚美优品的股价跌至其发行以来的最低点5.11美元,随后在6美元左右徘徊。 据统计,聚美优品自2014年5月16日在美股市场上市以来的571个交易日内,仅仅有22个交易日股价低于管理层的7美元/ADS私有化要约价。也就是说,97%的时间段聚美的股价是高于私有化价格的。 聚美优品方面表示,给出定价标准为,“这一私有化价格比聚美优品最近十天均价高出27%,是公允、合理、合法的市场行为。” 有业内人士表示,用7美元和IPO发行价22美元做对比来要求聚美优品提高私有化价格并不合理,其近期的确面临股价低迷,被市场低估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聚美优品给出的1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的方案同样不利于散户,短时间的收盘价是很容易被操控的,目前中概股私有化普遍采用“3个月均价为基础”,并溢价15%-30%的惯例。据此,聚美优品合理的私有化价格应该在10美元以上。 从当前活跃的维权群中,投资者零散地表达出维权诉求,比如集体委托海内外诉讼;向SEC申诉;写信给独委会;在雪球、知乎、微博等传播、通过媒体发声等形式,而多数倡议并没有人去实施。 当然有一部分投资者并不关心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到底合不合理,而是直觉认为“私有化不能让我亏钱”。所以近期聚美优品股价下跌到6.3美元的时,他们一边控诉聚美优品7美元的低价,一边“抢筹”积极买入。即使按照7美元私有化,仍然有盈利,如果聚美优品迫于压力提高私有化价格,获利将更高。 机构维权者介入 和一盘散沙的散户相比,维权机构的加入让这场纷争变得更复杂。2月25日,国内知名中概股投资机构、聚美优品的投资者“i美股”在官方账号中发布了一则“召集令”,征集在2016年2月17日之前购买聚美优品股票并因此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对聚美优品私有化事件进行系列申诉和诉讼。 在“召集令”中,“i美股”列出可能采取的四大举措,包括美国发起针对聚美优品公司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的申诉和诉讼,怀疑其先操控股价再发出私有化要约;针对特委会个人发起诉讼;如果股东大会投票通过7美元的私有化方案,“i美股”可能在开曼发起针对买方团的诉讼。此外,"i美股"还强调,未来聚美优品如果在国内申请IPO,其会向证监会投诉,同时在中国发起针对公司和管理层的诉讼。 虽然质疑声不断,但是在未有证据证明聚美优品操纵股价再进行私有化的情况下,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即是合法的。一位法律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聚美优品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业务主体在中国大陆,上市则是美国,取证、上诉等问题均有一定困难,找到聚美优品的违法证据并不容易。 多数中小投资者也认为诉诸法律的途径、时间过于漫长和胜负不确定,反而不如施加舆论压力,再和聚美优品进行谈判。 对于中小股东的诉求,聚美优品则始终采取回避策略,陈欧从未就此事发表看法,也未与中小股东有过对话。一位接近聚美优品方面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此事情的处理上,陈欧及其公关团队表现得很情绪化,团队高层对集体维权事件“很生气”,所以不愿意发声。 夹缝中的生存 对于私有化的原因,陈欧在2月18日给员工的内部信上曾给出答案。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聚美优品在美股市场被严重低估。“在资本疯狂,无数电商疯狂烧钱、巨额亏损的恶劣竞争环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维持优秀的盈利能力,而股价并没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价值。” 据了解,聚美优品上市之前连续7个季度盈利,移动端占比49%,四年业绩增长10倍,靓丽的业绩报告让投资者对其充满期待,上市之后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毛利率在2014年第二季度还高达46%,随后的三季度就下降为38%,直到2015年三季度已经下降到26%。 2014年年末,聚美优品陷入“售假门”、“虚假信披”等危机,并被美国律所接连起诉。陈欧在随后发布的长微博《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予以回应,依然沿用了“陈欧”体,“你只看到售假传闻,却没看到聚美是最干净的电商”,和当年意气风发的“代言”相比,这篇文章并未给聚美带来多大的积极影响,而给人更多地感觉是“大家都在售假,我已经算是好的了,为什么总是盯着我”,而陈欧将此归结为“薄弱的媒体关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陈欧是爱惜自己羽毛的,在“售假”问题后,聚美优品砍掉了整个第三方奢侈品业务。聚美优品能够在天猫、京东两大巨头,以及唯品会等同质化网站的后来者居上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正是因为对“售假”等问题的“零容忍”。 对于退市之后的规划,陈欧在内部信中表示要“二次创业”。此前在2016年公司年会上他表示,聚美优品将进军“颜值经济”,打造“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加入影视文化,未来电商只是聚美优品的一小块。不过能否回归A股,除了要改变当前下滑的业绩,化解当前私有化危机,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同样重要。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