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不爱品牌商爱渠道商 日化行业投融资降温
(原标题:资本不爱品牌商爱渠道商 日化行业投融资降温)
今年以来,多家化妆品企业争相涌入资本市场,但行业的投融资热度却出现了降温,特别是针对中小型化妆品企业,获得资本青睐的难度日渐加大。近日,品观网联合棋盘投资发布的《2016中国化妆品投融资报告》显示,上半年资本对我国化妆品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降温,尤其是对品牌商的投资。业内认为,由于融资成本节节攀升,而日化行业目前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凤毛麟角,这使得外界对于日化行业的投融资热度出现了下降。 融资热度下降 《2016中国化妆品投融资报告》显示,2016年以来我国化妆品行业获得的融资数量为16笔,与去年相比出现了大幅下滑,同比下降54%,去年一年行业共获得了35笔融资。棋盘投资创始合伙人马宏认为,与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增速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投融资仍然较少。 公开资料显示,2007-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增速稳定,并且高于世界市场水平。2012-2014年市场增速增加至24%,但2015年却回落至2012年以前的水平。马宏认为,化妆品领域的投融资与整体市场的增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在具体领域方面,报告显示,资本对化妆品行业的内部领域也有一定偏好。据统计,2006-2016年十年间,化妆品渠道商、品牌商、服务商等领域获得投资的占比分别为29%、24%、20%,此外美妆社群获得的融资占比13%。这意味着,资本最青睐的是渠道商。但对于渠道商的投资目前主要集中于电商方面,线下渠道获得投资的仅有3笔。与之相比,资本对化妆品品牌商的青睐程度并不高。 业内人士表示,特别是针对中小型日化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创新的专利、可观的资产和优良的品牌,在进行融资时面临着信用、资产担保的问题,随着投资者对于日化行业认识的逐步厘清,近年来对于中小型日化企业的投融资数量减少,导致了行业整体投融资热度的下降。 中小企业难获资本青睐 据了解,今年4月,中植产业投资国内化妆品企业青岛金王。据中植产业投资总裁卢涛介绍,该公司目前的投资标的有两个,一个是有美誉度的品牌,一个是在渠道上能够进行全渠道布局的企业。但是目前在中国市场有美誉度的品牌普遍价值很高,塑造有美誉度的品牌难度很大,而且年轻品牌居多,后面还有很多企业在追赶,在竞争多如繁星的行业中进行投资难度很高,所以中植没有投资品牌,而是在全渠道上选择了进行投资,所以选择了青岛金王。 作为化妆品行业分析人士,日化行业观察员赵向晖指出,目前国内投资者的目光主要聚焦于上市的几家规模较大的化妆品企业,但这只占据国内日化行业总体水平的不到5%。“本土日化企业有几千家,而上市的才7家。融资难度大、成本高已经成为了制约非上市日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日化企业进入二级市场融资的门槛和成本依然很高,而企业上市融资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不具备可行性。”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从资本方来看,化妆品企业上市公司很少,丸美虽然排队很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化妆品企业为什么等不来投资,为什么融资越来越难?因为资本在投资之后退不出,所以企业在获得投资时越来越难,简言之,近年来化妆品行业的融资案例其实最终成功属于少数,大多数都没有成功。 融资成功依靠产品 虽然化妆品行业难获资本青睐,但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增速仍然很快。有预计称,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最大的化妆品市场,2020年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达到50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之于化妆品行业而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的有效推力,整合优势越明显营业额及市场份额就会越高。一般看来,大部分企业看重的是资本所代表的资金及管理资源,希望借势将企业拔高到新的高度,但其后企业的自身管理也应适应日渐增长的规模。比如,今年4月,与怡亚通携手半年多的郑州未来翔隆商贸,便因经营原因和后台管理不善,导致货品无法按时发送,造成下线零售商近1000万元货款无法结算。 同样,对于投资方而言,能否在合作中缔造出更优秀的商业模式,获取到更多、更长远的利益亦是需要深究的。绝大多数的资本属于利益趋向型投资,其中一部分以“人情”为线索展开投资,或是看重短期利益,进来后或许就在盘算如何退出。诚然,投资者或因对行业的前瞻性判断,在发现具有潜质的优秀企业后做出注资行为,但给予企业的所谓资金之外的“法宝”能否化做企业“内生力”,这也需要诚意及时间来验证。北京商报记者 王潇立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